197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發現動物個體及群體的行為模式

 

 

 

勞倫茲(Konrad Lorenz)、丁柏根(Niko Tinbergen)、費利區(Karl vonFrisch)

 

 

1973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第一次頒給了研究動物行為學的三位學者:勞倫茲(Konrad Lorenz)、丁柏根(Niko Tinbergen)與費利區(Karl vonFrisch),他們的研究為:發現動物個體及群體的行為模式,一方面長期觀察動物在自然界生活的狀況,一方面配合實驗,對動物的行為加以研究。他們的發現綜合起來,是得知動物可以從從未經驗過的狀況下表現出許多行為,這是動物本身的一種天賦。也就是說,這些行為似乎有目的的讓生物獲得利益,但生物本身卻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做出這些行為來。(1)

 

勞倫茲(Konrad Lorenz)( 1903-1989),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並就讀當地的大學,主攻醫學和生物;一九三三年修得博士學位。很快,勞倫茲在雁鵝及穴烏方面的研究揚名國際;一九三七年,維也納大學聘請他教授比較生理學及動物心理學。一九四八年,在奧地利艾頓堡(Altenberg)成立「比較行為研究所」。一九五一年出任馬克斯蒲郎克行為研究所所長。(2)

 

勞倫茲被公認為現代動物行為學之父,他曾經研究過穴烏,但是真正長期研究的對象是雁鵝和鴨,他對雁鵝有種特別的感情,源自於小時收養的雁鵝寶寶。於是他在住家附近的池塘養了一大群的雁鵝,每天就近對雁鵝的行為作觀察紀錄。在長達數十年的觀測記錄中,他在雁鵝身上發現許多特殊的行為模式,發表之後,引起了歐美行為學界的轟動。(1,2,3,4)

 

他最著名的創見有「銘印」(imprinting)學說,說明了小動物出生後的第一次學習,它會永遠留在腦海中,不會忘記。尤其是稚幼的鳥類,有些會把它看到的第一個會動的東西當成媽媽,還有一些雁鴨則銘印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把它當成媽媽的聲音。以後的行為,無論是模仿、或是對聲音、顏色及形象的反映,無不以這個第一印象為模範。在自然的情況下,幼鳥出生後第一個見到的當然是母鳥,但是根據勞倫茲的研究結果,他研究的小鴨們,只要所見的物體有某種特殊條件(例如母鴨的叫聲),無論是人類,模型鴨,或不同種的母鴨,都會被小鴨當成是銘印的對象。(1,2,3,4)

 

另外勞倫茲也研究所謂的攻擊(aggression)行為,他觀察多種動物的攻擊性,並加以分析。此時丁柏根開始和他共同研究,他們研究的是鳥類和魚類的攻擊行為。(1)

 

丁柏根(Niko Tinbergen)(1907-1988),荷蘭裔英國動物行為學家,他最大的貢獻在於他總是能設計出精準小心的實驗來驗證自己與他人的假設。與勞倫茲的研究方法不同之處,是丁柏根所作的觀察是野生環境下的動物行為,而研究的對象以鳥類和魚類為主。他在攻擊行為方面的研究,,所使用的材料是雄性的棘魚,雄魚在繁殖期會築出一個巢,並劃定一個勢力範圍。領主對進入勢力範圍的雄性入侵者加以驅趕,就好像在攻擊情敵保衛家園一樣;但是對於雌性則會加以邀請,並且跳起美麗的求偶舞蹈。

 

費利區(Karl vonFrisch)(1886-1982),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任職於德國慕尼黑大學,他研究的是蜜蜂的「語言」。經由長期對蜜蜂行為的研究及實驗,得知蜜蜂確實有一種精確的語言可以用來溝通、傳達訊息,而蜜蜂的語言是由舞蹈的形式來表達的。蜜蜂的舞蹈分為圓舞和搖擺舞,圓舞代表著花叢在巢附近,飛舞越快代表著花的數量越多,可獲得的花粉越多。搖擺舞的動線呈8字型,在8字型的中間,形成一條軸線,蜜蜂循軸線一面走一面搖擺,這條軸線的方向就是花叢的方向。舞蹈還會傳遞距離的訊息,花叢距離蜂窩越遠,蜜蜂的搖擺舞跳的越久。根據這些訊息,其他的蜜蜂就可以正確快速的尋找到花叢的位置。(1)

 

 

參考資料

1.      動物行為的奧秘http://ceiba3.cc.ntu.edu.tw/course/76dcb5/ref/ref_behavior.htm

2.      Nobel e-museum

 http://www.nobel.se/   

3.      Nobel Channel

 http://www.nobelchannel.com   

4.Nobel Prize Internet Archive

http://nobelprizes.com/

 

 

 本網頁內容由 生科系 吳靜昀同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