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發現病毒的複製機制及遺傳結構

 

 

*前言

  一個科學上的創新與突破,在於一些孜孜屹屹的科學家,持續的累積智慧與成就。生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我們時時刻刻在享受科學發現與發明所帶來的便利;生物學的發展上,也逐漸由基因體時代跨入後基因組時期,我們可於實驗室中重組出所期望的生物體,而許多疾病的治療與研究也可由基因的觀點切入而獲得突破。

  而往前追溯,這份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風潮歸功於遺傳機制的解開。每當提起這份成就,人們通常第一個聯想到的是解開DNA結構之謎的華生和克立克。然而後人的成就往往歸功於前人經驗的累積,華生和克立克的成就絕非獨自可達成,在他們之前已有許多卓越的科學家於科學的舞台上展露風華,為DNA結構之謎的解開奠定了基礎。本份報告,即是要描寫其中的幾個幕後功臣-- Luria、Hershey及Delbrück的故事。

*年代背景

  人們對微生物的接觸展開於1676年雷文霍克(Leeuwenhoek)創造出最簡單的光學顯微境後。首先啟發了一連串細菌的發現與研究,包跨了各類細菌的發現,及各式滅菌法的產生。人們對病毒的認識則較晚,自俄國植物學家伊凡諾斯基(Iwanowski)發現將患菸草鑲嵌病的病株,磨成汁液通過磁濾器,仍可引起感染而發現了病毒的存在後,才帶動了一連串病毒的發現與研究。1)

  在病毒學發展的同時,隨著人們對微小生命的逐漸了解,人們想探究遺傳單位及機制的興趣也逐漸引發。當時期的人尚不清楚遺傳物質是什麼?位於何處?因此有許多探究真相的實驗開始展開。

  1920年,葛利菲斯(Griffith)藉由肺炎雙球菌的實驗證明了遺傳物質位於細胞內。1940年代,愛伐利(Avery)則證實了導致肺炎雙球菌莢膜型轉變的因子,為帶有遺傳訊息之去氧核糖核酸(DNA)2)(3)。雖然Avery實驗的證據確鑿,但由於此實驗牽涉到實驗物質的純化程度,使人們高度懷疑DNA為遺傳物質的真實性。真正教所有人信服遺傳物質為DNA,噬菌體(bacteriophage)所扮演的角色功不可沒。噬菌體是英國細菌學家托沃特(Twort)在1915年所發現,之後便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現及應用。然而,卻有一些人在解開遺傳物質之謎的強烈競爭中,將敏銳的眼光投注於此種病毒的研究上,終於得證遺傳物質為DNA,同時也開啟了一條通往分子生物學領域的門。他們即是-Luria、Hershey及Delbrück。

 

*

Max Delbrück

三雄的崛起

 

 

 

 

 

 

 

 

 

 

Delbrück1906年9月4日出生於德國柏林,為家中七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親為史學家,母親則為化學家的外孫女。

  Delbrück他在童年時期就已建立科學的興趣。他最先朝向天文學發展,直到他在Göttingen大學做畢業研究的後幾年,才將注意力轉移到理論物理的層次,此時正逢量子力學逐漸興起的時期。

  1929~1932年這段期間,Delbrück分別於英國、瑞士及丹麥

展開他對物理學的博士後研究。在這段異鄉求學的時期,異國的文化與知識的交流,使他的眼界大開。同時,他的指導教授之一-Niels Bohr ,正嘗試將量子論更進一步推廣到科學的其他領域,特別著重於醫藥及生物學方面,因此Delbrück得已建立對生物學的初步接觸。1932年,Delbrück重返柏林,當Lise Meither的研究助理。此時小群的物理學家開始和生物學家開始建立一些私人的會晤,彼此交流。在這種風氣下,大大刺激了Delbrück在生物學上的求知欲望,並因緣際會地接觸到遺傳學研究的領域,在這段時期內,他與Timofeeff及Zimmer等遺傳學家發表了一連串有關突變發生原因(mutagenesis)的論文,其中最有名的即為1935年發表於Schroedinger的小本出版作品「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中的論文,在1940年代分子生物學的興起中發揮了關鍵性的影響力。

  1937年,Delbrück得到洛克斐勒基金(Rockefeller Foundation)獎助渡美至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化遺傳,就在這段期間內,他開始著手於噬菌體的研究,並和Luria和Hershey等人接觸,漸漸踏上得到諾貝爾獎的坦途。4)(5)

A.D. Hershey

 

 

 

 

 

 

 

 

 

 

 

Hershey則在1908年12月4日,誕生於美國密西根Owosso。就讀於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Collage),於1930年完成理科學士學位,於1934年完成博士學位,並於196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榮譽科學博士的頭銜。

  在1934年到1950年這段期間,Hershey獲聘任教於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擔任卡內基學院遺傳系主任。之後當選國家科學院士,研究病毒體的突變體重組合形成新病毒體的現象,並測定       

其基因構造及蛋白質或核酸組成。4)(5)

 

S.E. Luria

 

 

 

 

 

 

 

 

 

 

Luria出生於1912年8月13日義大利的Torino。他先於出生地的Torino大學完成醫學博士的攻讀,1940年便移居美國,至田納西的Vanderbilt大學深造。曾任哥倫比亞生理外科醫學院院長,執教印第安那、伊利諾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主要教導有關細菌學及遺傳學相關的學科。他在菌遺傳、病毒及細菌細胞壁及細胞膜之構造的研究上,曾獲頒多次獎項,如1935年的Lepetit prize、1965年的Lenghi prize,甚至於1969年更榮譽獲頒諾貝爾獎。4)(5)

 

 

 

*桃園三結義

  雖然三位科學家的出生背景各不相同,卻被大同小異的專門領域互相牽引而開創出卓越成就。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在於,期望找到一種最為簡單的生命型態加以研究,從中找尋出最基本的生命歷程,及最原始的自體複製(self-replication)機轉以解開生命之謎,噬菌體不約而同地成為他們研究的主要目標。1939年,Delbrück獲獎金輔助渡美深造時,首先與E. Ellis合作研究,證明了噬菌體於潛伏在宿主的時期會大量複製產生病毒的子代,並由病毒的培養著手發展出飾板(Plaque)技術。1940年,微生物學家兼遺傳學家Luria也由義大利赴美留學,由於實驗領域上的相似性,而和Delbrück有了接觸。1940~1945年Luria和Delbrück在噬菌體的研究上展開了彼此的合作,此段期間內,他們共同闡明了噬菌體複製機制的主要特徵,Luria同時證明細菌對病毒體產生抗拒是因為突變和自然淘汰。。

  在Luria和Delbrück合作的這段時期,Hershey剛好正在以噬菌體作免疫學研究上的抗原材料,而與他們二人產生聯繫,三人於焉展開了合作與研究。他們的合作形式並非聯合進行相同的實驗,而是採行彼此間物質的流通與訊息的交換。他們極力避免重複進行相同的研究工作,且以彼此的研究成過果互補闕漏。同時,他們於在冷泉港的生物實驗室中成立了所謂「噬菌體團隊」(phage group),定期舉辦相關的研討會。

  1946年,Hershey闡明了同種的virus可以不同的形態(type)存在:此為最早指出病毒可包含一個以上基因的證據。同年Delbrück也發現了當不同型態的病毒感染同一宿主時,將會發生無法預期的基因間相互作用(unexpected genetic interaction)。Hershey作了後續研究,指出病毒表現型態(phenomenon)的不同乃起因於基因的重組現象,因此可藉此建構病毒的基因圖譜。Luria藉由他的實驗證實此一觀點:首先將噬菌體以輻射照射引發突變,造成部分基因功能的缺失;之後,將具不同突變性狀的噬菌體加以感染同一細菌,可發現恢復正常功能的野生型病毒子代,證明了病毒可行遺傳物質間的交換。4)(6)

 

*病毒複製機制的草圖

  噬菌體(bacteriophages)即一群以細菌為感染對象的病毒。它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子代。它們對人類並無致病性,且因宿主為細菌,培養起來也較為容易。自1915年被發現以來,雖然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工作進行著,卻鮮少能在生物學及醫藥方面有重大的突破。而Luria、Hershey及Delbrück成功之處在於,他們創新地以遺傳的觀點及精確的計量方法,著手研究噬菌體的特性。

  依據早期M. Delbrück與E. Ellis的one-step growth experiment,及後續的研究可勾勒出噬菌體生命歷程的草圖(以雙股DNA為主的噬菌體之lytic cycle):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後,主要可分為兩個時期—潛伏期(latent period)及釋放期(rise or burst period)。潛伏期通常相當短,宿主與病毒的表現型態將大幅的改變。宿主細胞逐漸失去合成自身物質的能力,改由複製病毒的遺傳物質及合成其所需的蛋白質。

在潛伏期的早期,並無法觀測到完整的病毒粒子,此期又特別稱為「衰弱期」(eclipse period)或黑暗期(dark phase)。此期之後,新的病毒顆粒開始在宿主內組合形成,當合成到一定數量時,便會進入釋放期,造成宿主細胞的溶解(lysis),釋放出大量的病毒顆粒。

  機制此種複製機制被闡釋後,大大出乎他們三人的意料,同時帶給基礎生物學很大的衝擊:噬菌體的複製機轉及生命歷程,竟較高等生物的細胞來的複雜,且依循著近於孑然不同的方式,這樣的結果同時引發了更多人好奇與研究,進而引發的分子生物學科的發展。4)(7)

 

*間接影響

  Hershey藉助先前研究對噬菌體的了解,1952年與Martha Chase以T2 phage為材料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此實驗開始前便已知噬菌體的主要構成物質為蛋白質及DNA。為追尋何者才是真正攜帶遺傳訊息的物質,他們分別以32P標定DNA、35S標定蛋白質。將標定好的病毒感染細菌後,先以震盪器將貼附於細菌表面的物質與細菌分開,再以離心機離新將細菌離至管底。最終結果顯示懸浮液中富含35S的放射性;而由細菌所釋放的病毒子代則只能偵測到32P的放射性。3)

  由此結果直接證實了遺傳物質為DNA而非蛋白質,應證了先前Avery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只可惜Avery此時以去世,而未能獲頒諾貝爾獎。除此以外,此實驗的結果尚給了華生與克立克很大的提示,使之專注於DNA的結構研究上,終解開了DNA結構之謎,使人們對生命現象的了解邁進了一大步。由於此實驗影響之大,因此將之命名為Hershey-Chase experiment。

圖示如下8)

 

文字方塊: ↑Hershey-Chase 實驗 — 證實T2 phage的遺傳訊息由DNA所攜帶

 

 

 

 


*榮耀

  1969年,Karolinska Instituent決議將此年的諾貝爾生醫獎,頒發給Luria、Hershey及Delbrück,以表揚他們在「病毒的複製機制及遺傳結構」上的貢獻。他們的成果促進了分子生物學的進展,以醫藥的觀點而言,他們的研究更促進了我們對病毒本質即所引發相關疾病的了解。他們的實驗結果同時也間接地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遺傳的機制,且使我們對控制組織與器官生長與功能上,提供了一道曙光。

 

*參考資料

1.      詹前朕,簡明微生物學,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P12、13

2.      劉宇田、陳小梨等,新編微生物學,永大書局,p8~10

3.      D.P Snustad and MJ Simmons,Principles of Genetics,2nd edition,John Wiley& Sons,Inc USA.偉明圖書代理,p222~224。

4.      http://www.nobel.se/index.html(Nobel e- Museum)

5.      陳國成,圖解科學大辭典,華文書局,p1569。

6.      Nobel Foundation and W. Odelberg. Individual sections written by H. Schuck [and others],Nobel, the man and his prizes,American Elsevier Pub. Co.,p201,207~208.

7.      Prescott、Harley and Klein,Microbiology,2002 5th edition,藝軒圖書公司代理,p385~386。

8.      http://www.people.virginia.edu/~rjh9u/hersheychase.html

9.      http://nobelprizes.com/(Nobel Prize Internet Archive)

10.  http://www.nobelchannel.com(Nobel Channel)

11.  http://www.infoplease.com/ipa/A0777579.html(Nobel prizes)

 

**

 

 本網頁內容由 生科系 陳毓雯同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