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作者簡介 :

布倫伯格(Baruch S. Blumberg)
賈久斯克(D. Carleton Gajdusek )

 

布倫伯格(Baruch S. Blumberg, 1925-)和賈久斯克(D. Carleton Gajdusek, l923-)發現傳染病原即使在不顯現病徵的情況下,依然可能活躍,這是在那之前尚未知曉的一種傳染方式。

  澳洲以及新幾內亞東部的原始部落民族和1976年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得主有一段緣分,倒不是你可能猜測的人猜測研究,而是病毒學。

  布倫伯格和賈久斯克共同榮獲這項殊榮,因為他們分別對持久性病毒感染有特別的貢獻。巧合的是,他們的研究都是在接觸了澳洲土人和新幾內亞的土著後才開始的。另外,他們的研究成果具有直接應用在臨床醫學上的價值。

  早期醫學所了解的病毒感染,都是短促而劇烈的過程,先急速地發作,馬上到達病況的最高峰,隨即下降緩和,短期內就可完全康復。但是進入一九七○年代後,病毒學家發現了第二群病毒,它們的發病型態截然不同:感染的期間持久而漫長,引發或輕或重的病徵。布倫柏格研究的是B型肝炎,少數患者感染後病況會演進至長期無病徵的狀態,然而他們仍然不斷排出肝炎病毒,成焉「帶原者」(carrier)。

 

 

賈久斯克的研究對象卻是非常罕見的怪病,一種殘酷的腦部變性,最後成為早老性癡呆而死亡。後來證實,這種引起腦部變性的病原正是病毒。

  一九六○年代初期,賈久斯克開始參予一種稱為古魯症的神經變性病的研究。古魯症的流行區域局限於新幾內亞東部的蠻荒部落,當地居民有一種吃食死去親友的腦髓的葬儀,凡是吃過的人後來都漸漸發病,賈久斯克對此深感興趣。

  賈久斯克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學者,不僅睿智過人而且實事求是,他可以隨時出發到叢林去調查,幾個月後,才衣衫襤褸、帶著全身疙瘩和傷痕回來,但也收集了寶貴的血清採樣以供深入研究。他的口才極佳,幾乎可以就任何一個題目滔滔不絕好幾個鐘頭,而且可以用六種擅長的語言向人解釋他的看法。總之,賈久斯克的一切表現都非常逼人,絕不自謙,但也不至於傲慢。

  洋溢著這份熱情與精力,賈久斯克深入新幾內亞的蠻荒,收集了死於古魯症的病人腦部樣品,然後帶回美國馬里蘭州國立神經疾病研究所。他和助手合作,把腦樣品打入黑猩猩的腦部,觀察牠是否可被

 

傳染發病。 當時一般看法認為,古魯症是某種遺傳性或營養性的惡性病變;但賈久斯克則對古魯症和羊搔癢病(一種動物的神經變性症)同樣具有極長的潛伏期,感到非常奇怪。因此,他和助手們決定,要長期飼養、觀察接種的黑猩猩,時間至少一年,這種想法在一般微生物學家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果然,有一些黑猩猩在接種後十二個月至十四個月,開始發作一種類似古魯症的症狀,其中有一隻居然延至八年半以後才表現病徵。這個實驗證明了古魯症是具有「傳染性」的,而且發病遲緩但持久。如果古魯症只限於新幾內亞的吃人部落的話,賈久斯克的成就也許不足為觀。然而,隨後的研究顯示,許多持久性感染,比如從嘴唇上由包疹病毒引起的冷瘡(cold sore),到未知原因的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都是類似的型態。在發現古魯症病原是一遲延性病毒感染後不久,賈久斯克又找到了一種神經變性病:古茲菲德-雅各氏病(CJD)氏病,也是相同的病冽。 另一位得獎者布倫伯格早在哥倫比亞念醫學院期間,就曾經跟隨一位寄生蟲學者前往南美洲偏遠地方的礦區,從事醫療服務,順便進行公共衛生調查。當時他就

發現,各種族群對於相同傳染病的反應都不太相同,這裡頭,顯然存有種族差異,大大挑起了他的好奇心。

  完成醫師養成教育後,布倫伯格為了要補強基礎醫學研究能力,特於1955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深造,繼續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學成後,布倫伯格回到美國,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開始研究傳染病在個體上的差異:為什麼感染同一種傳染病,有人不發病,有人卻突然發得十分嚴重?這其中是否存有遺傳體的差異?而這些差異是否可以從人類血漿蛋白、乳汁蛋白或是血紅蛋白的多形性當中,找到答案?

  沒想到,就在分析世界各地人種血漿蛋白的差異時,布倫伯格意外發現:某些澳洲土著的血清能夠和紐約一名血友病患的血清產生反應。由於血友病患經常需要輸血,所以體內很容易產生各式各樣的抗體。很顯然,這次反應也是針對澳洲土著血液中某種不知名抗原而起的,因此,布倫伯格便把這樣不知名抗原命名為「澳洲抗原(Australia antigen),並於1965年正式發表。

  神秘的澳洲抗原登場後,立刻吸引了世界各地相關研究團隊的注意。很多人都懷疑,所謂澳洲抗原會不會是某種已知疾病的病原體?

 

果然,在眾多小組的追蹤研究後,1967年,澳洲抗原的真實身分終於暴露出來:它其實是當時稱為血清性肝炎(日後改稱為B型肝炎)的病原體。

  同時得到這項結果的共有三個小組,分別是布倫伯格小組、美國紐約捐血中心的普林斯(A.M. Prince)小組,以及日本東京大學的大和內(Kazuo Okochi)小組。

  後續許多實驗證明,其實澳洲抗原只是B型肝炎病毒眾多抗原之一,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1973年,正式將它更名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然而,由於B型肝炎患者體內可以找到這樣抗原,所以它能夠用做B型肝炎的檢驗記,有助於促進B型肝炎研究以及篩檢預防。也因此,日後醫藥界才能更進一步,利用B型肝炎表面抗原做出疫苗,來阻斷B型肝炎的傳播。

: www.nobel.se/

**

 

 本網頁內容由 生科系吳明儒同學提供